韵书
阴平 中間 衣冠 竿 觀看 穿 地名 參考 同暄、煊,又人名馮煖 占卜 濺濺,水疾流貌 負也 流入也 篿 綸巾 扁舟 縿 與浛同。沈也 蹿 頒通作朌 𩽾 辿 𨟠 广 𫍽 𨭉 𫓶 𬸣 𫗴
阳平 艱難 便安也 引也 硏究 沿 可汗 篿 骿 𫘪 𬘫 𫍯 𬸪 𫄧 𫠊 𤩽 𫔍
上声 斂也 舒卷 少也 欿 檿 𬙂 𡎚 𬒗 弿 𬊤 𬸘 𪩘 𩾃 𬘘
去声 災難 殿 傳記 线 樓觀 便 樹幹,幹練 舒卷 間開 冠軍 占據 躁急也 名詞 漸次 封禪 打轉、屢次 所負也 廿 隔也 嬿 𬜬 𬘬 奿 𪾢 𬇕 𬣡 𬶠 𫢸 𫮃 𬀪 𨚕 溿

拼音:piān  韵部:
〈名〉
    (形声。从竹,扁声。本义:竹简)
  • 同本义;简册。古代文章写在竹简上,为保持前后完整,用绳子或皮条编集在一起称为“篇”
    • 篇,书也。…谓书于简册可编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• 著文为篇。——《论衡·书说》
    • 著之于篇。——《汉书·公孙宏传》
    • 故事绝于常篇。——《游天台山赋》
  • 又如:篇翰(篇章;篇简);篇卷(指书籍);篇册(犹书籍);篇典(典籍);篇秩(书籍的篇卷);篇次(谓书籍中篇章的顺序)
  • 特指诗歌、辞赋等文艺著作
  • 又如:篇咏(诗歌著作);篇翰(一般指诗文);篇句(犹章句);篇技(谓创作诗文的才能)
  • 成部著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。如:篇记;篇条(犹篇章);篇体(谓文章的体裁);篇辞(篇章,文章);篇题(篇章的标题);篇首(篇章的开头);篇末(篇章的结笔)
  • 曲艺名词。东北二人转所用,指各类内容的固定唱词,可随机穿插入段子中,用以状人、绘景、描声、形物 。如“美人篇”、“袍带篇”、“山景篇”等
〈量〉
  • 一件文艺作品
    • 著《论衡》八十五篇,二十余万言。——《后汉书·王充传》
    • 《山海经》十三篇,《国朝》七卷。——《汉书·艺文志》
    • 世无一卷,吾有百篇。——《论衡·自纪》
  • 又如:一篇文章;几篇恐怖故事
  • 一张报纸、一份杂志或出版的刊物 。如:歌篇儿;这本书缺了一篇儿;三篇儿纸